新闻资讯

求助媒体怎么成了标准程序?

2015-1-5 13:33:40

来源于 科技日报

提起学术腐败,中国学术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群体。有老师举报学生,也有学生举报老师;有堂而皇之移花接木,也有偷偷摸摸改头换面……各种举报、抄袭“模式”层出不穷。但提起各起举报的处理,中国学术圈又成了最没有想象力的群体,不是举报无门,就是“烂尾工程”,再不济也得等到花儿也谢了,处理意见才羞羞答答地公诸于世。而求助媒体几乎成了举报的标准流程。学术界的学术不端杂夹着各种利益纠葛见诸报端屏幕,让人总是感慨,学术圈比娱乐圈还热闹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某教授实名举报的案例,为中国学术圈的最有想象力和最没有想象力的记录又添上一笔。   

近日,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退休副教授过某向《新快报》举报该学院生物系退休教授王某的论文剽窃行为。据报道,在求助媒体之前,过某早已向院方实名举报,但耗时6年未见处理意见。   

仔细分析过某的举报过程,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国学术圈的想象力,比如一位教授能跨领域发表论文、申报并获批职称,“一稿多投”能在3年的时间跨度内上演,以及声称发表论文是项目负责人专利的言论。但我对举报过程中最没有想象力的部分更感兴趣:一位锲而不舍的举报者,比如坚持6年举报的副教授过某;行动迟缓的举报受理部门,比如6年没有任何表态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;以及举报者无奈求助媒体。按照学术举报的标准流程,下一步上演的大概是各方陈述过某与王某的恩怨情仇。再接下去,是在媒体监督见证下,院方迅速处理果断决策,为抄袭与否定论。我很好奇,为什么情节千差万别的举报总是要经历一样漫长和无奈的等待?为什么求助媒体成了学术举报的标准流程?   

辨别是一稿多投还是论文抄袭,并非媒体的特长。举报者屡屡求助媒体,是因为不向媒体求助,举报就难有进展。这折射着国内学术监管的严重错位和制度缺陷。学术举报中最有想象力和最没有想象力的部分何尝又不是如此。几乎程式化的举报经历,同样漫长、无奈的等待,或是出于对位高权重的被举报者的包庇,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惰,或是掩耳盗铃式的“脸面”思维。而花样百出的不端行为,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,不过是学术界纷繁错杂的乱象的缩影。监管缺失越严重,不端者肆意发挥的空间越大,学术不端行为得以不断变换模样招摇过市。在这种恶性循环式的相伴相生中,学术道德大厦千疮百孔。   

求助媒体成学术举报的标准流程,这凸显了媒体的公信力,也凸现了学术监管的种种弊病。我们的学术监管机制该启动自检程序了!

在线客服